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城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餐厨废弃物产生量连年递增。数量庞大的餐厨废弃物,不但其处理问题让社会头疼不已,由此伴生的"地沟油"、"垃圾猪"等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让民众谈之色变,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8月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宣布,将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6.3亿元,支持全国33个试点市(区)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各地探索餐厨垃圾的"出路"提供经验和借鉴。毫无疑问,这一措施的出台对于发展循环经济、保障食品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从源头斩断"地沟油"回流餐桌和"垃圾猪"等非法利益链条,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不少地方也陆续加强了管理。然而,尽管上有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下有各地的具体措施,关于餐厨垃圾处理的负面消息依然不绝于耳。餐厨垃圾处理也面临尴尬现状:由于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系统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利益驱使下,一方面,正规回收企业难敌不法收购者开出的高价,回收率非常低,多处于缺少或者没有餐厨垃圾可处理,难以正常运营的境地;另一方面,没有任何资质、无处理能力的不法收购者却大行其道,"地沟油""垃圾猪"不断重返民众餐桌。
因此,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首要解决是正规企业的餐厨垃圾"回收难"问题。只有正规回收企业"有米下锅",才谈得上企业的基本盈利和正常运转,才谈得上试点城市餐厨垃圾处理的机制化和可持续化,也才谈得上试点的推广价值。简言之,唯有解决了"回收难",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才有落到实处的基础。
解决正规企业"回收难"问题,关键在于切断其背后黑色利益链,完善回收系统管理机制,处理好餐厨垃圾生产者、正规回收企业、不法收购者、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
说到底,餐厨垃圾是一种可获利资源,需要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目前,一些城市在处理餐厨废弃物的过程中,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向餐厨垃圾生产者收取一定处理费。而在"缴费排污"和"出售获利"的双向倒逼下,这些餐厨垃圾生产者自然会倾向于将餐厨垃圾出售给不法收购者获利。
试点城市处理餐厨废弃物,不能仅仅依靠餐厨垃圾生产者的"觉悟",而应该奖惩并行。政府在严格监管的同时要研究是否可以免除餐厨垃圾排放者的"治污费",甚至以有偿形式回收餐厨垃圾;对于正规回收企业,则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提高其回收、处理的积极性,至少保证回收处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基本盈利。
此外,政府作为监管者,应实行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行政许可制度,建立强制回收制度;同时建立严格的监管程序,实施严格执法。一方面,严格监管餐厨垃圾的流向,加大对餐厨垃圾生产者非法排放、非法出售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对于不具有收运、处理许可的不法收购者实施严厉打击,让其无利可图、无孔可钻。